Newsletter

Newsletter

wildmix.one

2024年5月3日

月報 | 2024 APR

2️⃣0️⃣2️⃣4️⃣⏳✅✅✅✅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⌛️

Newsletter

Newsletter

wildmix.one

2024年5月3日

月報 | 2024 APR

2️⃣0️⃣2️⃣4️⃣⏳✅✅✅✅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⌛️

Newsletter

Newsletter

wildmix.one

2024年5月3日

月報 | 2024 APR

2️⃣0️⃣2️⃣4️⃣⏳✅✅✅✅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⌛️

2️⃣0️⃣2️⃣4️⃣⏳✅✅✅✅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☑️⌛️

TAP行動計劃

TAP-0:WILDMIX.ONE | 荒野創作

*本月更新

原計劃在4月份開始公開招募和提案申請,因內容的敍事和整體的識別系統調整的幅度較大,故延期到5月中旬。荒野創作的運作系統需要多方向的人力支持和建構,希望這次迭代後,能夠找到更多的建構者。

TAP-2:Sedi

*本月更新

合併後的Sedi,我們一直調整發展方向,雖然在前期有確定了基本標目,但發現有很多想法都過於複雜,沒辦法在短期進行,目前需要做的是把標目拆分為每個可執行的任務。在近期,我們會招募對數字製作、虛擬場景、3D設計等這方面的創作者,共同參與Sedi的數字製作。

TAP-3:[在/造]社區?

*本月更新

2024/04/07

第二場:社區因人而生動

#活動消息

三月二十七日,星期三的晚上,握手操場迎來了由Marcus主持的第二次“[在/造]社區?”沙龍。 分享嘉賓是來自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博士生吳承庭,他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,分享了兩個在社區進行田野調查的案例。 參與者們也對分享做出了回應,分享了各自對於[在/造]社區的思考,對於探索方向的疑問。

文/圖:胡楊


活動由主持人Marcus分享本次沙龍內容提要開始。 隨後,承庭對分享內容進行了簡單的概括:台灣的在地文化是怎樣的? [在/造]社區的方法論是怎樣體現的? “社區”又是一個什麼概念? 在這樣的預告之後,吳丹也提到了從上次活動中總結出的兩個主要議題:

一、如何通過自下而上的方法建構多元的社區?

二、[在/造]社區為什麼要在體驗中進行實踐?


2024/04/15

第三場:想像的社區

#活動報名

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中,「想像」成為彼此之間的橋樑之一。 我們身處的社區亦是基於現實的一個虛擬想像,它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公共空間,例如廣場、社區、居民大樓,也可能是一個對話框,例如微信、論壇,或是一群人,例如家庭 、同好小組等,甚至是某個虛擬故事的人物事件….

本期[在/造]社區工作坊中,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成為社區的建設者和故事創作者。 我們將透過虛擬創作故事、模擬行為事件,構思並描繪自己想像中的社區居民、空間和事件,從而集體創造一個獨特而豐富的社區。


GAP行動計劃

本月沒有GAP行動計劃。

參與荒野共建

共同建構荒野的理想架構

電腦端

移動端

🍻加入荒野

🚩發起計劃

🔫參與計劃

🤙聯繫我們

參與荒野共建

共同建構荒野的理想架構

🍻加入荒野

🚩發起計劃

🔫參與計劃

🤙聯繫我們

創作是一片荒野,和我們共同建構

測試中

組織形態

數字身份

共享價值

© 2022-2024 wildmix.one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創作是一片荒野
和我們共同建構

測試中

組織形態

數字身份

共享價值

© 2022-2024 wildmix.one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