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南的漫遊碎片
idea
2025年7月31日
在台南的漫遊碎片

在台南的漫遊碎片
零、容器的變形
一、穿越邊界
二、廣場—樹下—飯堂
三、行動、創造、奪回時間
四、《棲居》與「生活駭客」
五、在地與外部的合作
六、速度的混音
七、市井活力
八、歸鄉者
九、邊界之間的介入
十、水平與垂直
十一、牆癒合了,窗死了
十二、微型地下城
十三、鄰里之眼
十四、人海
十五、別人走了,我留下來
十六、在社區下面
十七、有身份的人
十八、空間影響行為
十九、道地
二十、沒有流量,沒有Wi-Fi
二十一、天與地
二十二、來二手書店,就會成功
二十三、14:02 ~ 14:04
說不出的城市節奏
十九、道地

……台南永樂市場,空間結構與建築立面所呈現的,比台北大稻埕的更有趣……
一樓有很多小店和小攤,與其他街面連接成一大片區,假日大排隊,機車和腳踏車塞滿騎樓,大家都在找陰影。
二樓是住宅,看起來有點雜亂,但空間感很舒適,現在還有小部分居民,有些老人獨自坐在轉角處,其他大部分房間已空置或出租成小商店。小商店們都很有風格,有些口門寫著謝絕拍攝。
我和朋友走進一間紅茶店,室內有夾層,放滿了有年代感的裝飾,花窗、小招牌、貼紙、茶具…….,老闆堅持用台語與我們溝通,還好朋友是地道的台南人。
有可能老闆會改用中文?我朋友跟我說,有一次他的香港友人也一樣,友人用中文,老闆也堅持用台語,但他們也能溝通。
二十、沒有流量,沒有Wi-Fi

……流量沒了,Wi-Fi也找不到,沒有連上網就等同失去了方向的現代人……
失去網路連接,幾乎等同於失去了方向感。手機流量快用完了,只能用截下來的google map和手機自帶的指南針,其他app盡量不用。無法時刻查看定位,我特別注意自己在哪個方位、走到哪裡,觀察附近路牌的指示、建築物的特徵、街道紋理的走向。
台南天氣很熱,去了咖啡店休息,點了杯咖啡,找室內有冷氣的位子,再補一下google map,環顧四周沒找到Wi-Fi,老闆也說沒有,真的沒想到。周邊這麼多咖啡店,偏偏走進了沒有Wi-Fi的。我靜下來想想,好像有些餐廳也不一定會有Wi-Fi,但默認了咖啡店就一定有Wi-Fi。
二十一、天與地

……天上與地面,都有障礙物……
天。巨大的飛機轟鳴聲,是台南給我的另一個深刻印象。起初我以為機場有這麼近嗎?後來朋友告訴我附近是軍用機場。劃破天際的巨響如此頻繁,我才停留一天都感到對日常生活的影響。
地。台南的圓環設計很特別,道路層次複雜,中間設有交通燈。某些路口的交通燈只為車輛服務,沒有行人的信號燈。行人過馬路,反其道而行之,觀察給車輛的交通燈,在紅燈時行走,在綠燈時停步。
二十二、來二手書店,就會成功

……二手物:沒有用但有價值的物品,流動到合適的人……
二手書店,是城市中最迷人的空間之一。發現台南有很多二手書店,書的種類都非常多且雜亂,隨意翻幾本就大概知道是否適合了。走了幾間,覺得成功二手書最適合我。
走上成功書店二樓,在最裡面發現了《走路,也是一種哲學》,當看到書名時,感覺就是在告訴我,這幾天在台北、台南的走路經驗。書中所闡述關於自由、時間、自我連結的觀點,沒想到還能這樣走路!
二十三、14:02 ~ 14:04

……一欄之隔,海峽的距離……
11:30啟程,去台南火車站,南下再轉捷運前往高雄機場。15:00的機票,一路上都覺得有足夠的時間。抵達機場,來到空無一人的櫃檯時,我心想還沒開始嗎?我繼續把手上的煎餃吃完,反正還有點時間。
我看一下時間,14:04,還是沒有人,上前詢問,工作人員說已經關閉了,並帶我到代理航空的櫃檯,那裡的工作人員解釋說,每家航空公司的時間不同,如果有網上check in,還能放我進去,否則只能重新購票。完了,後面訂的票都要全改。
我回想,當我來到櫃檯時,已經空無一人,加上吃完煎餃的時間,我猜可能是14:02,差2分鐘嗎?還是更多?算了,趕緊買票吧。現場購票價6180元,網路購票3985……
再等3個小時,就可以回家了。
教訓:1. 一定要看清楚航空公司的說明。2. 請網上check in。